- 信息來源:市政府
- 發布日期:2020-08-12 10:40
- 瀏覽次數:
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標準化和知識產權工作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泰州市標準化條例》,強化標準引領,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動我市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提升制造業等核心領域創新能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就我市加快推進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和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堅持循序漸進、分類施策,大力推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標準國際化,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為實現人民滿意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建成和完善開放創新、集聚融合、互動協作、資源共享的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模式和機制。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全市先進制造業集群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意識顯著提高,產生一批高價值專利和高知名度品牌,涌現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專利+標準”領軍企業和產業集群。全市專利轉化為標準5000個以上,認定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企業600家(其中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示范企業100家)以上、知識產權貫標備案企業1300家以上,培養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人才1500名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機制
1.建立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體系。建立政府統籌協調、部門分工合作、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體系,搭建“市、市(區)、園區(鄉鎮、街道)”三級工作網絡,將標準融入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促進專利與標準同頻共振。(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以下任務均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建立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政策體系。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金才相結合的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政策體系,緊貼企業需求,強化政策集成,在集聚生產要素、集聚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資源的基礎上,研究出臺更具指導性、精準性、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推動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扶持涉及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企業以及關鍵核心技術標準等項目。(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農業農村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
3.建立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應用體系。將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等指標作為科研項目立項和驗收、技術創新績效評價(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研發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載體)、品牌保護認定、“兩業”“兩化”融合評估、研發人員職稱評定和職務晉升的重要內容,形成推動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的鮮明導向。(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場監管局)
(二)發展“專利+標準”領軍企業和產業集群
4.夯實“專利+標準”工作基礎。以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為重點,大力推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引導企業整合專利和標準化工作職能,做到領導、機構、人員、經費“四落實、四統一”,實現專利和標準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進。鼓勵企業加強專利信息利用,建立知識產權、標準化人員全程參與創新活動的機制,逐步實現科技創新、專利創造、標準研制“三同步”,為科技成果快速進入市場、形成產業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
5.建設“專利+標準”試點示范企業。以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兩業”“兩化”融合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龍頭骨干企業為重點,鼓勵企業開展專利競爭態勢分析,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專利保護與標準互動支撐,引導企業加強高價值專利轉化運用,推動企業將專利權利要求書中的先進技術方案、關鍵結構特征和技術實現方法轉化為標準的核心技術要素,不斷提升標準的先進性,積極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內標準。建立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企業評價機制,開展專利標準融合創新試點、示范建設,認定一批高水平技術研發、高效益轉化運用、高起點產業引領的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企業和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示范企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市場監管局)
6.打造“專利+標準”先進產業集群。以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化工及新材料三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各市(區)重點產業為核心,支持龍頭企業與大院大所合作建設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等,推行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產業集群試點,建立產業知識產權信息共享應用管理平臺,開展產業專利導航,將專利信息與產業現狀、發展趨勢、政策環境、市場競爭等信息深度融合,引導集群內專利權人達成專利許可協議,推動集群關鍵共性技術專利轉化為團體標準、聯盟標準,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
(三)強化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服務支撐
7.培養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人才。建立多層次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將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人才培養納入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規劃和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序列。鼓勵駐泰高校設立專利標準融合創新課程,培養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人才。舉辦專利與標準化系列專題講座,加大企業、行業協會和服務機構的專利、標準化知識普及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人才隊伍。支持專利標準融合創新人才參加行業性、區域性、國際性交流。(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局)
8.培育引進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服務機構。鼓勵、引導專利和標準化服務機構,引進高素質、高端化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專業人才,幫助企業開展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服務。吸引高水平服務機構到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形成一批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社會化服務機構。支持泰州市知識產權服務聯盟等社會組織發揮作用,加強服務執業培訓,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規范服務機構經營行為。(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9.鼓勵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研究。定期發布公開課題,鼓勵高校、政策研究機構、標準化技術機構等開展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的瓶頸問題和薄弱環節研討。針對不同成果類型、不同的標準種類,總結提煉、固化推廣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提升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的效率。(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教育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區)要高度重視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在新舊動能轉換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工作領導,形成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的協同工作機制。成立推進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發展,落實部門責任,形成推進合力。
(二)強化政策支撐。加強制度設計,積極推動制定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方面的激勵措施,推進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布局和產業發展規劃。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納入市、市(區)政府績效考核。
(三)完善經費保障。對專利標準融合創新試點示范單位,由財政提供相應的引導資金支持,專利轉化為社會公益類標準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予以安排。鼓勵采取市場化方式,完善企業研發成果轉化為標準的服務體系,對服務能力突出、服務成效顯著的專利和標準化服務機構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
(四)注重宣傳引導。加大對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工作的宣傳力度,普及專利標準融合創新的理念和知識,增強科技創新人員將專利主動融入標準的意識。廣泛宣傳試點、示范企業通過專利標準融合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取得市場競爭優勢、提升經濟社會效益的典型案例,推動專利標準融合創新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
泰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7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