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文件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泰州市數字政府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信息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 發布日期:2022-12-08 16:36
        • 瀏覽次數:

        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單位):

        《泰州市數字政府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

        泰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

        泰州市數字政府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

        為貫徹落實《泰州市數智賦能行動實施意見》,推動全市數字政府建設走深走實,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建設的先發優勢,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推動“一網好辦”“一網協同”“一網監管”,形成審批、監管、執法、信用閉環聯動機制,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政府運行新形態,促進數字政府與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城鄉協調發展,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3年底,“一網好辦”方面,“蘇服辦”泰州總門戶成為全市政務服務總入口,應用接入率和一網通辦率達98%。“一網協同”方面,“泰政通”成為全市各級政府內部協同辦公總入口,試點市(區)政府部門覆蓋度達90%,公務人員使用率超60%。“一網監管”方面,在試點市(區)探索實現“審批、監管、執法、信用”聯動機制應用。數據共享開放方面,85%以上市建系統完成數據共享,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數據開放率達98%。各市(區)和市級部門建立較為完善的數字化轉型工作機制。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科學精準的數字決策體系

        1.加快政府決策數字化。利用數據關聯分析、數學建模、虛擬仿真、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經濟運行、社會發展、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多源數據資源,拓展各領域動態監測、統計分析、趨勢研判、效果評估、風險防控等應用場景,探索形成用數據說話的決策機制。通過模塊化分析和政策模擬,實施趨勢預判、精準調控,為政府決策提供專業參考,形成以大數據為支撐的科學化、精準化決策體系。(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2.推進行業經濟決策應用。持續提升財政、稅收、金融、能源、商務、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數字化治理水平,推動各領域經濟政策有效銜接,提升經濟調節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加快“泰企通”服務平臺、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系統、工業企業“畝均論英雄”大數據平臺的推廣應用,推進大數據、區塊鏈、AI、VR、5G等新技術在工業運行調度、行業服務和管理、安全預警等方面創新應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商務局、行政審批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稅務局等部門配合)

        (二)構建公平公正的綜合監管體系

        3.提升在線監管能力。優化完善市級現有執法系統平臺,推動與市“互聯網+監管”平臺互聯互通,實現與省平臺對接。建立監管事項清單動態維護和審核發布機制,推動“照單監管”。運用物聯網、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等技術,推進全市非現場監管資源應匯盡匯,強化監管信息互聯互通。充分運用雙隨機監管聯席會議機制,提高各地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的數量和比例,推動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全覆蓋。(責任單位:市司法局、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

        4.深化重點領域監管。全面整合各類市場監管業務應用,依法運用多源數據為市場主體精準“畫像”,支撐市場一體化監管的統計、預測、預警、報警、評估等分析型應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對地方金融組織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的分析、評價和監督管理。加快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領域信息化建設,對消防檢測、工地揚塵、施工噪聲等施工現場監測數據進行采集、共享和分析,提升智慧工地數字化監管水平。(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配合)

        5.加強信用監管互聯。深化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推進與行業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做到市場主體基本信息、投訴舉報、執法監管、行政訴訟、信用等信息“應歸盡歸”,構建覆蓋所有市場主體的信用監管體系。實施聯合懲戒,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將信用行為信息上鏈,實現信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可驗證。(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司法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配合)

        (三)構建智能閉環的協同治理體系

        6.智慧化城市治理。運用BIM(建筑信息模型)、CIM(城市信息模型)等技術,持續完善數字孿生城市空間底座。推進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含人防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搭建供水、排水、燃氣、熱力等設施感知網絡和地面塌陷隱患監測感知系統,推動與CIM基礎平臺深度融合,推進城市空間“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圍繞解決城市治理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打造“小切口、大民生”特色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城管局等部門、各市(區)配合)

        7.數字化鄉村治理。實施鄉村信息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快農村網絡普及覆蓋與升級換代。構建農業農村數據資源體系,匯聚多源基礎數據,疊加糧食、水產、畜牧等重要農產品產業布局,建立鄉村重要資源天空地一體化全域地理信息“一張圖”。搭建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創新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推動黨務、村務、財務網上公開,助推村級組織建設管理規范化,充分釋放“互聯網+治理”新效能。(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8.精細化社會治理。實施法治護航行動,推進行政立法、備案審查、行政復議、行政應訴、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智能化,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科技保障體系,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深化“雪亮工程”建設,提升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能力,提高社會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集約建設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管理綜合服務平臺,推進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數字城管等領域系統對接。(責任單位:市公安局牽頭,市司法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等部門、各市(區)配合)

        9.智能化應急管理。整合應急管理、消防救援、水利等部門數字資源,構建“應急大腦”,全面實現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快速響應和聯動處置。加快完善智慧應急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對重點監管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的監測、評估以及預警、趨勢分析,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的分類分級管控。持續推進應急管理與消防救援資源融合,加快應急、消防“一張圖”疊加互補,形成災害風險聯防聯控新格局。(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四)構建便捷普惠的公共服務體系

        10.提供泛在可及的政務服務。依托泰州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造數字政府“蘇服辦”泰州總門戶,推動全市政務服務總門戶的網站、移動端、自助終端、辦事窗口四端融合。搭建全市統一的“一件事”受理系統,推動50項“一件事”網上可辦好辦易辦。加快解決一人多卡、多碼問題,建設全市“一碼通”標準體系,打造本地自然人、市場主體和物理場所的數字身份識別碼,實現一人一碼、一企一碼、一址一碼。(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11.提供優質便利的涉企服務。依托“蘇服辦”泰州總門戶,集成企業全生命周期辦事服務(企業開辦和注銷、辦理建筑許可、獲得水電氣和網絡、獲得信貸、納稅、電子發票、跨境貿易、執行合同、辦理破產、不動產登記等)、知識產權保護、公共資源交易、政府采購等系統應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依托“泰企通”服務平臺,實現惠企政策全覆蓋、能落地、快兌現,讓“申請政策不用跑”成為常態。(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配合)

        12.提供普惠均等的民生服務。堅持訴求驅動和技術驅動的有機統一,深化12345訴求響應平臺建設,在主動治理和未訴先辦上尋找創新點和突破點。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社會保障、民政服務、教育教學、交通運輸、醫療保障、衛生健康、安居服務、智慧商務、文化旅游、全民健身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注重開發適應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需求的智能化服務,推動優質公共服務向基層和特殊人群延伸。(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五)構建整體高效的政務運轉體系

        13.促進政務一體化大協同。通過國產化適配改造,將分散于各部門的OA系統和數據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全面提升政府內部辦公效率。開展“泰政通”App市(區)試點工作,大力推進數據一體化、平臺一體化、辦公一體化,緊扣辦文、辦事、辦會、督查督辦等業務需求,打造多級聯動的一體化政務協同體系,實現政府內部協同高效辦公。健全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務高效落實機制,實現多跨協同、量化閉環。(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14.優化數字政府體制機制。將數字政府建設與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度融合,構建與數字政府相適應的政府職責體系,推動政府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適應數字化轉型要求,推動政府組織運行架構持續優化,實現知識信息共享、組織在線協同和業務高效運轉。將“數字化思維”融入政府治理全過程,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網絡,推動實現政府治理更加精準高效、規范透明。(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六)構建開放共享的數據資源體系

        15.完善數據管理機制。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明確政府部門數據歸集、共享、開放、應用、安全、存儲、歸檔等責任,形成推動數據開放共享的高效運行機制。完善公共數據目錄體系,優化基礎數據庫、各類專題數據庫,細化完善數據地方標準,加快構建標準統一、管理協同、安全可靠的全市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加強對政務數據、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的統籌管理,全面提升數據共享服務、資源匯聚、安全保障等一體化水平。(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16.加強數據高效歸集共享。推進數據歸集擴面提效,充分對接省平臺,探索利用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等新型技術,實現稅務、海關等垂管部門數據按需歸集共享。深化推進“一數一源一標準”全生命周期治理,高質量完成省公共數據分類分級試點工作。推動全市政務數據雙向流動通道建設,各市(區)、鄉鎮(街道)提出數據回流需求,由市大數據管理局統籌匯聚相關數據后,按照屬地原則將數據回流。(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17.深入推進數據開發利用。建立健全公共數據有序開放和安全利用管理機制,分類分級開放公共數據,充分挖掘數據要素價值。迭代完善泰州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編制公共數據開放目錄和責任清單,加大人社、民政、醫療、教育、交通等重點領域政務數據有序開放力度。舉辦泰州市公共數據開放應用創新大賽,落地一批有競爭力的數據創新應用產品或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七)構建堅實可靠的安全保障體系

        18.強化安全管理責任。明確政府部門數據管理職責,健全網絡安全工作責任體系,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形成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協同聯動機制。強化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監管,切實防范公共數據篡改、泄露和濫用,加強對參與政府信息化建設和運營企業的規范管理。構建數據安全防護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確保數據安全管理工作可量化、可追溯、可評估。(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19.落實安全制度要求。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全面貫徹《江蘇省公共數據管理辦法》,健全數據歸集、治理、共享、開放、授權運營、安全管理等制度。建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制度,完善網絡安全標準規范,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檢查。依法收集使用個人和企業數據,加大對涉及秘密、隱私、個人信息等數據保護和監督力度。(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八)構建集約實用的基礎設施體系

        20.夯實基礎設施能力。出臺《泰州市新型數據中心產業統籌發展規劃方案》《泰州市新型數據中心建設指導意見》,籌建新型數據中心。按照“兩地三中心”和“雙活系統”架構,升級擴容政務云平臺,提升容災備份能力。鞏固“5G+政務外網”全省試點成果,推進政務網、數據中心及相關業務系統、應用平臺等方面全面實現支持IPv6。加快部署泛在物聯感知網絡,推進智能傳感器布設,支撐物聯網應用發展。(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21.強化共性應用支撐。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擴大應用領域和跨地區互通互認,強化電子證照應用支撐保障。建立全市權威、規范、可信的統一電子印章系統,滿足政務服務全領域電子簽署。推動數智化應用支撐能力匯聚整合,促進工業物聯網平臺、區塊鏈、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可信身份認證、通用算法、通用模型等技術能力集成封裝,助力數字政府共性應用能力體系集約建設。(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各市(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數字政府專項行動工作專班,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形成指標體系,明確責任分工,掛圖作戰、對賬銷號。建立多部門協同工作推進機制,組建工作群組,形成例會制度,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加強試點示范。堅持全面部署和試點帶動相結合,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共性需求等有序開展試點示范,通過頂層設計和市(區)探索相結合的方式,以點帶面實現“一地創新、全域共享共用”。

        (三)加強督查考核。建立專項督查機制,定期組織工作督查。依托“晾曬臺”,定期公布各項目建設進展,通報晾曬進度緩慢項目。總結推廣典型示范項目,將各單位項目推進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確保整體建設實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到
        中文亚洲日韩欧美|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