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市統計局
- 發布日期:2025-03-31 15:32
- 瀏覽次數:
1—2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繼續發力顯效,投資高位運行,工業加快增長,消費繼續改善,全市經濟起步平穩有力,跨年度接續順暢,發展態勢回升向好。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有效需求仍顯不足,部分重點板塊、主導行業支撐減弱,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承壓,經濟持續向好向上基礎還不穩固。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工業生產加快增長
1—2月份,泰州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6.67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低于全省0.7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4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長5.0%,外商和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5.9%,私營企業增長4.7%。從產值來看,1—2月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4.3個百分點,其中6個板塊產值呈“5升1降”態勢。從工業用電量來看,1—2月全市工業用電量為3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比上年全年加快2.7個百分點,高于全省3.3個百分點,列全省第5位。從開票來看,1—2月全市實現征收期工業一般納稅人開票銷售收入1617.66億元,同比增長1.4%,列全省第7位。2月份,市場預期回暖向好,全市制造業PMI為50.9%,環比提升0.8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位于擴張區間。
(二)投資領域穩健運行
1—2月份,泰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1.1%,比上年全年加快2.3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7.0個、全省11.8個百分點,列全省第1位。從產業投資看,工業投資增長13.6%,列全省第7位;服務業投資增長4.0%,列全省第3位。其中,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增長1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5個百分點,列全省第2位。分重點投資看,民間投資增長5.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1.0%,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6%。分行業投資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61.5%,汽車制造業增長31.0%,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21.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4.8%。從項目投資看,全市本年新開工項目4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個;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22.5%,本年完成投資增長20.9%;本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單體規模增長3.7%。
(三)消費市場持續恢復
1—2月份,泰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10億元,同比增長7.0%,比上年全年加快2.1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3.0個、全省1.9個百分點,排全省第4位。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8.69億元,增長11.5%,比上年全年加快4.8個百分點。分商品類型看,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7.1%,比上年全年加快9.4個百分點,其中糧油、食品類增長23.6%;文化娛樂健康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6.9%,比上年全年加快1.7個百分點,其中中西藥品增長20.1%;居住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7.2%,比上年全年加快13.6個百分點,其中建筑及裝潢材料增長25.5%。批零住餐業穩定增長。1—2月份,泰州市限上批發、零售業銷售額分別增長14.1%和15.0%,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10.6%和11.8%,分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個、5.9個、5.9個和3.8個百分點,分別排名全省第6、第4、第5和第6位。
(四)財政金融保障有力
1—2月份,泰州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7.7億元,同比增長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第5位。其中,稅收收入增長3.6%,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5.0%。2月末,泰州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2769.57億元,增長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7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第3位;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2350.01億元,增長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第2位。分行業貸款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增長17.0%,制造業貸款增長13.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貸款增長16.8%,批發和零售業貸款增長10.1%,這四大行業占貸款總量的比重達64.7%。
(五)價格指數低位運行
2月份,泰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98.8,同比下降1.2%。其中,食品價格下降4.2%,非食品價格下降0.5%;消費品價格下降2.0%,服務價格下降0.1%。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同比“3升5降”,居住、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0.7%、1.9%和9.7%,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衣著、食品煙酒價格分別下降0.6%、1.0%、2.1%、3.0%和4.6%。2月份,泰州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9.1,同比下降0.9%,化工、鋼鐵等主要原材料產品價格仍處于低位;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98.8,同比下降1.2%。
二、當前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是工業經濟運行持續承壓。1—2月份,泰州市工業經濟質效提升面臨一定壓力。具體來看:關鍵指標位次相對靠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4%,列全省第11位,尚未能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增速排名比去年同期下降4個位次,追趕先進地市壓力依然較大。高頻指標增速未達預期。全市全部工業企業實時開票增速列全省第13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企業生產銷售面臨一定壓力。同步指標監測存在隱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89.6%,低于全省5.4個百分點,列全省末位,市場需求相對不足。
二是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1—2月份,泰州市房地產業主要指標未能止跌回穩,延續下降態勢。從供給端看,開發企業投資意愿收縮,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37.8%,降幅較上年全年擴大22.4個百分點,列全省第12位。從需求端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齊跌,分別下降7.8%、16.3%。其中,住宅類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17.7%、18.7%,是影響全市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因素。
三是貨物進出口形勢逆轉。1—2月份,全市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4.1%,低于上年全年39.2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8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從全省第1位降到全省第11位。其中,出口總額下降15.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個百分點,低于上年全年23.6個百分點,列全省第12位;進口總額下降10.6%,低于上年全年45.7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列全省第10位。
四是后續發展動能仍顯不足。1—2月份,泰州市工業、投資的新增量貢獻度有所下滑。從新增工業企業來看,年度新增企業數量比上年同期減少167家,新增企業完成產值下降27.4%;新增工業企業產值貢獻度為18.6%,較上年同期下降5.7個百分點。從新增投資來看,全市新增投資項目數較上年同期減少79個,新增投資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23.9%。從新開工項目來看,全市新開工項目43個,同比下降6.5%;新開工投資額同比下降22.7%,僅占全部項目投資額的2.2%,將對下一步投資增長形成一定制約。
三、對策建議
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以系統思維統籌應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實施“擴大內需、激發活力、改善預期”協同發力的政策組合,持續鞏固增強全市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以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實效為全省挑大梁多作貢獻。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圍繞市委“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導向要求,聚焦“大海新晨”四大產業標志,加快構建“8+13+X”產業鏈群體系,加速鍛造產業鏈的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培育新質生產力,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塑造發展新動能,進一步增強工業挑大梁的支撐作用,推進全市經濟更高質量的發展。
二是聚焦重點項目,推動房地產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保交房”項目竣工交付,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加強房地產政策解讀,實施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加速商品房新項目監管,推動項目盡早實現實質性開發。繼續延續“八大購”購房補貼政策,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全市通兌等措施,進一步放大政策效應,挖掘潛在購房需求,提振市場信心。同時,加強對商品房網簽數據的關注,強化房地產數據支撐。
三是聚焦內外需求,協同激發市場動能。堅持“外貿提質”和“內需擴容”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全市進出口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用足用好國家和省市政策資金,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重點展會,引導企業積極開拓新市場,千方百計穩住外貿基本盤。同步提振內部有效需求,培育新型消費形態,切實增強消費活力,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依托泰州市跨境電商綜試區、綜保區等平臺,推動“健康名城”與大健康主導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暢通內外市場雙循環。
四是聚焦重點攻堅,強化“四上”企業支撐效能。密切監測全市經濟新增量與新動能的貢獻情況,將“四上”企業升規納統工作列為重點攻堅任務,著力構建動態培育數據庫,加強市場監管、行政審批、大數據局以及統計等部門之間的協同聯動,進一步完善部門間信息資源的共享機制。同時,建立完善科學的激勵政策體系,充分調動各市(區)的積極性,強力推進 “四上” 企業培育入庫工作,為全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