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市統計局
- 發布日期:2025-06-24 16:05
- 瀏覽次數:
今年以來,泰州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舉辦了系列促消費主題活動,消費需求穩步釋放,全市消費品市場呈現出穩定向好的態勢。然而,消費增速逐步放緩的趨勢亦需關注。
一、消費品市場運行情況
(一)消費品市場保持增長,增速小幅回落
1-4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8.5億元,同比增長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4位。其中,4月份當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8億元,同比增長5.4%,較3月份回落1.6個百分點。全市實現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20.76億元,同比增長11.8%,較1-3月回落0.4個百分點。
1. 分行業情況
從分行業情況來看,全市限額以上單位實現商品零售額292.03億元,同比增長11.3%,較1-3月回落0.4個百分點;實現餐飲收入28.73億元,同比增長16.2%,較1-3月回落1.4個百分點。
表1 ?2025年1-4月泰州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行業情況
行?????業 | 2025年1-4月 | ||
零售額 | 同比增速 | 增速較1-3月增減 |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320.76 | 11.8 | -0.4 |
商品零售 | 292.03 | 11.3 | -0.4 |
餐飲收入 | 28.73 | 16.2 | -1.4 |
2. 分板塊情況
1-4月,全市6個板塊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均實現正增長,其中海陵區增速最高,同比增長17.1%;與1-3月相比,除興化市、靖江市外,各板塊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姜堰區增速回落1.6個百分點(見表2)。
表2 ?2025年1-4月泰州市各板塊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情況
區域 | 社零額 | 同比 增速 | 占全市 比重 | 對全市 貢獻率 | 增速較 1-3月增減 |
泰州市 | 320.76 | 11.8 | 100 | 100 | -0.4 |
海陵區 | 55.87 | 17.1 | 17.4 | 24.2 | -0.3 |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 | 75.80 | 9.5 | 23.6 | 19.4 | -0.5 |
姜堰區 | 35.97 | 5.9 | 11.2 | 6 | -1.6 |
興化市 | 48.09 | 11.6 | 15 | 14.8 | 0.1 |
靖江市 | 55.69 | 12.9 | 17.4 | 18.9 | 0.6 |
泰興市 | 49.34 | 12.9 | 15.4 | 16.7 | -1.1 |
(二)分類商品增長超八成
從商品類別看,1-4月,限額以上23類商品中,19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增長面位達82.6%。
1. 基本生活類商品支撐穩固。1-4月,全市限額以上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6.1%,較1-3月提升0.4個百分點,拉動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7個百分點。其中,糧油食品類、飲料類、煙酒類、日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9.5%、11.5%、16.5%、13.4%。
2. 文化娛樂健康類商品增勢良好。1-4月,全市限額以上文化娛樂健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3.8%,較1-3月提升0.8個百分點,拉動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3個百分點。
3. 居住類商品增長穩定。1-4月,全市限額以上居住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5.2%,較1-3月回落3.3個百分點,拉動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9個百分點。
(三)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明顯
受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影響,家用電器、通信器材、建筑裝潢材料增長明顯。1-4月,全市限額以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63.6%,通訊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63.5%,建筑及裝潢材料零售額同比增長15.3%,三者合計拉動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4個百分點。
(四)線上商品消費積極向好
1-4月,全市限額以上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38.53億元,同比增長22.9%,拉動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5個百分點。限額以上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占全市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12%,比重較1-3月提高0.3個百分點。
二、需關注問題
(一)汽車消費需求走弱。由于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周邊城市推出的購車補貼措施吸引了部分消費者選擇跨區域購車,對本地汽車市場消費產生了分流效應。1-4月,全市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分別較1-3月、去年同期回落1.3個、4.2個百分點。其中,4月當月全市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下拉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當月增速0.7個百分點。
(二)石油及制品類商品繼續走低。1-4月,全市石油及制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2.9%,較去年同期回落7.1個百分點,下拉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0.4個百分點。
(三)餐飲業線上消費回落明顯。1-4月,全市限額以上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飲收入2.31億元,同比下降12.5%。其中,姜堰區、泰興市、海陵區分別同比下降35.7%、35%、16.9%。
三、建議
(一)“政策+體驗”雙輪驅動,破解汽車消費外流。
1. 深化汽車消費補貼制度改革。建立差異化階梯補貼機制,聚焦高價值車型精準發力,提高補貼比例,刺激存量置換需求。創新動態補貼兌現模式。推行“購車季度返現計劃”,將一次性補貼改為“季度發放+消費達標返現”模式,例如購車后3個月在本市加油或保養可獲消費返現,增強消費者留駐意愿。
2. 構建全鏈條消費服務生態。打造“泰車無憂”服務品牌。聯合4S店、車企提供免費試駕、售后保養套餐、車險優惠等增值服務,形成購車服務比較優勢。創建汽車文旅融合示范區。推出周末購車自駕游活動,聯動景區、餐飲等消費場景,以購車贈票、自駕游消費滿減等政策,吸引消費者,形成“購車消費—場景體驗—二次消費”閉環。
(二)“場景擴容+優惠策略”雙線突破,提振能源消費活力
1.推進加油站綜合服務體建設。推廣“加油站+”模式,對改造站點予以補貼。鼓勵增設便利店、咖啡廳、充電樁等非油品服務設施,形成消費引流。
2.優化油品優惠策略。根據油價的波動情況,靈活調整油品折扣力度,以吸引并綁定高頻消費者。建立積分兌換體系,消費積分可兌換洗車、維修等服務,增強用戶粘性。
(三)“數字平臺+內容賦能”雙核實施,激活餐飲消費新業態
1. 推進數字化平臺建設。強化本地化數字賦能,整合本地餐飲商戶資源,搭建區域餐飲聚合平臺,對入駐商家免平臺服務費,并提供傭金補貼。提供數字化轉型支持,政府補貼費用,協助中小餐飲企業開通外賣小程序、直播帶貨等線上渠道。
2. 打造美食IP傳播矩陣。實施“一區一IP”孵化工程,重點包裝溱潼魚餅蝦球、黃橋燒餅等地理標志產品,開發“非遺大師手作”“節氣養生套餐”等文化IP,對網絡銷售額超千萬的爆品給予營銷補貼。建立“政媒企”協同傳播機制。組織市委宣傳部、廣電集團舉辦“尋味泰州”全媒體直播,設置“區(市)長帶貨專場”。建立“網紅經濟”培育機制,組織市委網信辦、文旅局聯合開展“百名網紅探泰州”行動,對播放量超百萬的餐飲短視頻給予流量獎勵,培育本土美食網絡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