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市交通運輸局
- 發布日期:2024-12-13 11:25
- 瀏覽次數:
近年來,市公路中心圍繞“科技興安樣板路、智能網聯未來出行”兩方面,深度開展機器視覺、三維創新應用、智慧公路等方向關鍵技術研究,打造典型應用場景,促進數字孿生和實體公路深度融合,率先形成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省級地標,建成了以G328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在役公路數字化基礎設施。
打造“科技興安”樣板路。針對S229姜堰段重點交叉口安全通行及事故多發點路段,建設8處行人過街風險預警系統、4處交通事件極速感知系統及交通誘導系統,實現“全時域”安全服務。今年以來,S229姜堰段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下降37.5%、35.7%。
支撐“未來出行”新形式。面向公路出行需求,打造數字化創新應用場景。建設橋梁氣象環境監測、無人機智能巡護、匝道分合流誘導、互聯網+智慧誘導、情報板網絡安全防護等場景,提升出行信息觸達率、豐富度,同時探索開展自動駕駛小巴開放測試,服務未來自動駕駛車輛。
率先構建三維數字化底座。先行先試按公路要素類別和業務使用需求,采用激光點云、傾斜攝影和BIM融合技術,完成全市820公里普通國省道、71公里快速路的三維數字化采集建模工作,在全省率先構建公路三維“一張圖”,筑牢公路基礎設施三維高精度數字化底座。
打造G328在役公路數字化轉型樣板工程。基于二三維地圖的七大功能模塊,形成泰州“數據超市+數字大腦”,提升一網管控能力。匯聚公路全業務全流程6大類725項數據,構建多維度大數據決策分析模型,實現系統整合、業務協同、流程再造、科學決策和三維創新應用,形成在役公路全生命周期“一模到底”“一數全鏈”數字化管理體系,并成功申報全國首個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省級地方標準,
打造S506泰州段智慧養護示范工程。創新應用道路病害監測機器人、全壽命周期路面性能觀測站、無人集群施工、瀝青路面智能管控系統、養護作業區安全預警裝置等,在有效保障養護質量的基礎上節約成本、降低碳排放,打造省內首個國省干線智慧養護示范工程,獲中國公路學會“公路行業養護工程創新案例”二等獎。
下一步,市公路中心將持續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激活數據要素潛能,以數字“源動力”催生更多“新質生產力”,推動公路數智賦能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