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1441862/2024-303911 | 分類 | |
發布機構 | 國資委 | 發文日期 | 2024-10-16 |
文號 | 泰國資〔2024〕30號 | 時效 |
- 信息來源:國資委
- 發布日期:2024-10-16 14:43
- 瀏覽次數:
各市屬企業: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近年來,市屬企業認真落實資金管理有關要求,資金集中度和管理效率不斷提升,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從出資人審計和日常財務監督中發現,有的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存在著內控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銀行賬戶管理不規范、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為提高市屬企業資金運營效率,防范財務風險,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推動市屬企業高質量發展,現就做好司庫體系建設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司庫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司庫體系是企業集團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以資金集中和信息集中為重點,以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防控資金風險為目標,以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為導向,對企業資金等金融資源進行實時監控和統籌調度的現代企業治理機制。推行司庫體系建設,是市屬企業財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是促進財務管理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防范財務風險的必然選擇。各市屬企業要充分認識推行司庫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積極研究探索適應本企業發展的司庫管理體系,推動建設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為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二、準確把握司庫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
市屬企業建立以資金集中和信息集中為重點、對企業資金等金融資源進行實時監控和統籌調度的司庫管理體系,建成穿透可視、安全可靠的司庫信息系統,對所有權屬企業銀行賬戶全面可視、資金流動全面可溯、歸集資金全面可控,實現對資金等金融資源“看得見、管得住、調得動、用得好”。
(二)工作原則
司庫體系建設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效益性原則。把資金等金融資源作為運營要素,通過專業化管理實現價值提升。二是安全性原則。通過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建立健全司庫管理的內控機制,持續提升司庫信息安全水平。三是合規性原則。尊重子企業獨立法人地位,確保司庫管理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要求。四是協同性原則。注重科學統籌各方要素,既保證高起點起步,又避免重復建設,提升司庫體系建設效率。五是智慧性原則。注重信息技術創新與管理模式創新的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對司庫管理的賦能作用。
(三)主要任務
1.做好統籌規劃,扎實推進司庫信息系統的建設開發。推進司庫體系建設,加快與業務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貫徹信息系統安全保密要求,確保系統功能強大、運行可靠、安全可控,切實解決資金管理痛點,實現資金業務處理和資金業務數據的集中化、自動化、規范化,促進資金管理數字化轉型。
2.規范資金管理流程,強化資金風險防控。嚴格規范資金管理內控流程,建立資金風險防控體系,借助司庫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資金全范圍、全流程的監督與控制,做好風險預警,全面防范各類資金風險。嚴格銀行賬戶管理,將子企業銀行賬戶的開立、變更、注銷納入集團統一管控,實施線上分級審批和系統臺賬管理。明確銀行賬戶開立標準和合作銀行準入名單,優先選擇信譽良好、風險防控措施完善、資本金充足的銀行開戶。嚴格控制銀行賬戶數量,定期開展低效、無效銀行賬戶清理,已無明確用途的“僵尸戶”應在三個月內及時銷戶。通過銀行賬戶銀企直聯功能自動實時監控銀行賬戶余額、交易明細和資金流向,及時掌握資金狀況和異常變化,對暫未實現銀企直聯的賬戶,報集團備案后利用其他方式實現對資金的動態監控。將銀行預留印鑒分開保管,及時安全存放于保險柜。按月開展銀企對賬,已建立銀企直聯的企業要開展銀企自動對賬,由非出納人員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發現差異后要立即核實處理。全面管控銀行賬戶,嚴禁設立“小金庫”及出租、出借賬戶,杜絕資金體外循環。
3.加強對資金等金融資源管理,提升資金管理水平。市屬企業集團層面建立可視化的資金管控平臺,實現對企業集團及各級子企業銀行賬戶可視化的動態監測。設立集團“資金池”,實現對各級子企業的資金歸集,力爭做到按日歸集,有條件的企業做到逐筆歸集,對上市公司、金融企業和監管賬戶的資金歸集要符合有關監管要求。要發揮司庫管理體系的金融資源整合能力,不斷提高閑置資金利用效率。高效配置金融資源,提升企業信用等級和融資能力,降低整體融資成本。對債務融資借款業務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有效控制帶息負債規模,優化債務結構。加強對供應商和客戶債權債務等關鍵信息的統一管理,嚴格按規定審核高風險業務,審慎評估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三、深入落實司庫體系使用的具體要求
(一)完善系統數據。各市屬企業在銀行開戶、銷戶或變更時應當將相應數據錄入司庫系統,確保司庫系統動態銀企直聯接入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市屬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或產生有息負債時,應當同步在司庫系統中錄入債務數據,并維護融資規模、融資品種、融資利率等基礎數據信息。要進一步打通上下游數據壁壘,實現司庫系統與國資國企在線監管平臺數據對接交換,讓監管數據“用起來”“活起來”。
(二)深化系統使用。各市屬企業涉及資金的財務處理及資金支付應當通過司庫系統完成,定期根據司庫系統匯總數據編制銀行日報表及銀行余額調節表;應當設置司庫系統數據員等相關崗位,安排員工每日對司庫系統內大額資金進出進行監測,及時核查轉款用途不明、未附“三重一大”記錄、向個人賬戶轉賬等存疑事項,并按照要求編報監測報告。
(三)防范支付風險。各市屬企業要高度重視由于司庫交易無紙化、瞬時性特點產生的網絡安全風險、資金轉移操作風險、潛在或有事項風險等問題。要對通過司庫進行的網上銀行業務實行分級授權管理,U盾或電子密碼器應視作財務印章管理,交易密碼應定期更新,增強司庫系統的安全防范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司庫操作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將業務處理可能引起的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四)強化考核評價。加強對司庫體系建設的評價和管理效果的考核,根據司庫體系建設目標,對企業的司庫系統和資金管理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納入企業高質量發展考核。加大對銀行賬戶可視率、可歸集資金集中度、帶息負債綜合融資成本率等資金管理關鍵指標的考評力度,推動資金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四、全面做好司庫體系的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屬企業要把司庫體系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企業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親自抓、負總責,重點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要求,統籌協調所需各類資源。財務(融資)部門負責人作為直接責任人,直接抓、靠實抓,重點制定實施方案,著力抓好制度建設、流程設計、日常調度。財務部門應當與信息化部門、相關業務部門等密切配合、分工協作,組織做好項目實施、運行維護和應用培訓等工作。
(二)優化工作機制。各市屬企業要做好司庫體系建設規劃、建設、運營各環節工作,確保司庫體系建設有序推進、過程受控、目標可達。要建立考核機制,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按照司庫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確定的實施步驟,抓住重點,倒排工期,細化措施,壓實責任,確保司庫體系按時建成、高效運行。
(三)嚴格監督問責。各市屬企業要健全完善資金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定期對企業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資金內控有效性、信息系統安全性等開展監督檢查,對違反相關規定、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決策和審批程序、崗位工作職責等情形造成資金損失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開展責任追究工作。
?
?
泰州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