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441864/2025-307650 | 分類 | |
| 發布機構 | 市醫保局 | 發文日期 | 2025-08-11 |
| 文號 | 泰醫保發〔2025〕42號 | 時效 |
- 信息來源:市醫保局
- 發布日期:2025-08-11 11:46
- 瀏覽次數:
泰州市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優化營商環境若干舉措》的通知
泰醫保發〔2025〕42號
市醫療保障局各處室、分局、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推進市委市政府關于打造“到泰州,泰周到”營商環境品牌決策部署,助力泰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現將泰州市醫療保障局《優化營商環境若干舉措》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泰州市醫療保障局
2025年8月11日
泰州市醫療保障局優化營商環境若干舉措
一、優化政務環境,推進高效便民服務
(一)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民辦實事)。推進落實“醫保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門診慢特病10個病種跨省費用直接結算”“參保人員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余額一次性支取(個人身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資金跨省共濟使用”等17件醫保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民辦實事)重點事項,改進醫保經辦服務,促進醫保領域營商環境優化、群眾醫保辦事體驗提升,切實為廣大參保人員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責任處室:醫保中心、價格招采處、信息中心)
(二)醫保公共服務“就近快辦”。擦亮“泰好辦”醫保服務品牌,鞏固提升鄉鎮(街道)醫保服務站、村(社區)醫保服務點、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為民服務點、金融機構醫保便民服務點服務質效,優化“江蘇醫保云”APP醫保公共服務電子地圖功能,助力辦事群眾按需尋址、一鍵直達,方便企業、群眾“就近辦”“家門口辦”,有效降低辦事成本。(責任處室:醫保中心)
(三)推進“AI+醫保”深度融合。迭代更新政務信息庫(知識庫),開展人工智能訓練,持續完善“江蘇醫保云”APP云客服功能,探索應用“12393”醫保智能客服功能,提升高頻咨詢服務應答水平。(責任處室:醫保中心、信息中心)
(四)提升醫保信息化便民服務水平。完善醫保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升級“江蘇醫保云APP”泰州版塊功能,優化醫保業務線上辦理、掌上辦理流程,減少企業和群眾的辦事時間和成本。持續推進醫保碼就醫購藥全流程應用,全面普及醫保刷臉設備,實現“免排隊、秒支付”。宣傳推廣“江蘇藥價通”,整合全市藥店醫保結算信息,公開藥品價格數據,促進藥品市場公平競爭,推動藥店提升服務質量。(責任處室:信息中心、價格招采處)
(五)深化“醫保服務醫藥企業直通車”內涵。開展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交流協商活動,持續深化“醫保服務醫藥企業直通車”服務內涵,與相關部門、園區協同聯動,做好服務醫藥產品掛網、進集采、進目錄等工作,為醫藥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責任處室:價格招采處、醫藥服務處、醫保中心)
(六)建立“醫保不見面云服務中心”。暢通“12393”醫保咨詢熱線,實行工單統一受理、按責轉辦工作機制,建立工單受理、辦結、反饋“直通車”式醫保服務。推進“線上+線下”業務辦理深度融合,優化微信辦、電話辦,不斷提升參保人員辦事滿意度。(責任處室:醫保中心、辦公室)
二、優化法治環境,提升行政執法透明度
(七)強化依法行政建設。完善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制度、行政執法案件審理委員會工作制度等執法監督制度,規范醫療保障系統行政執法行為,提升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素養和執法能力水平,通過促良法、謀善治、優服務,全力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責任處室:待遇保障處、基金監管處、醫保中心)
(八)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落實寬嚴相濟監管政策,開展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工作,在自查整改期間積極自查、及時整改、主動退回醫保基金的,可依法從輕、減輕處理,營造包容寬松的發展環境。(責任處室:基金監管處)
(九)加強新納入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對于新納入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設立6個月政策輔導期,有針對性指導定點醫療機構落實醫保管理及支付相關政策要求,點對點加大醫保政策輔導力度,強化醫保法律、法規、規章、政策以及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培訓,加強警示教育,通過政策培訓、上門宣講、信息共享、檢查提醒等方式做好服務。(責任處室:待遇保障處、醫藥服務處、價格招采處、基金監管處、醫保中心)
三、優化市場環境,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十)助推銀發經濟產業發展。動態調整康復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支持新技術開展和應用,優化完善醫保支付方式,為康復醫療產業落戶泰州提供醫保政策支持。優化長期護理保險服務項目清單,支持基層醫療機構轉型提供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滿足重度失能人員多樣化、多層次的照護需求。(責任處室:待遇保障處、醫藥服務處、醫保中心)
(十一)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動態調整中醫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實行中醫類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同城同價,在此基礎上合理拉開技術等級差價,體現技術勞務價值。醫療機構炮制使用的中藥飲片、配置的中藥制劑實行自主定價。研究制定乙類中醫針法、骨傷和特殊療法類服務項目個人先行自付比例,優化調整DRG付費中醫優勢病種涉及病組,推動定點醫療機構制劑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責任處室:價格招采處、醫藥服務處、醫保中心)
(十二)服務“四重”工作,助力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周四“企業服務日”制度,做好醫保政策解讀,提供“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助力企業參與國家、省集中帶量采購,幫助本土醫藥產品陽光掛網。根據省統一部署,推動集采產品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縮短結算周期,賦能醫藥產業發展。督促定點醫療機構配備臨床所需國談藥,建立健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DRG除外機制,促進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規范合理使用。(責任處室:價格招采處、醫藥服務處)
(十三)優化結算方式,賦能醫藥機構高質量發展。嚴格落實定點醫療機構預付金管理制度,按照國家和省統一部署,推進醫保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改革,探索推進醫保基金與商業保險同步結算,提高結算效率,縮短結算周期,減輕參保群眾墊付資金壓力,加快醫藥機構資金流轉速度。(責任處室:醫保中心、基金中心、信息中心)
四、優化政策環境,提高職工醫保權益
(十四)優化醫保參保服務,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完善參保繳費服務,聯合稅務部門建立靈活就業人員、企業職工斷繳提醒機制,全力保障參保人員醫保待遇應享盡享。簡化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手續辦理,方便人員跨區域就業創業,護航新業態產業高質量發展。(責任處室:醫保中心)
(十五)加強職工醫保和生育保險制度建設,促進生育友好、人口集聚。全面落實住院分娩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財政補助政策,推進省內生育住院分娩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優化生育津貼領取條件,提升生育醫療費用報銷待遇,定期提高一次性營養補助標準,將無痛分娩、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減輕參保人員生育醫療費用負擔。穩步提高職工醫保待遇水平,提供企業參保、異地就醫備案、醫保關系轉接、政策宣傳等服務,支持職工醫保參保人員使用個人賬戶為近親屬繳納醫保費用、支付醫療費用、購買指定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責任處室:待遇保障處、醫保中心)
(十六)開辟高端人才醫保服務“綠色通道”,做強“泰有引力”。為我市“鳳城英才卡”持有人提供全流程、精準化的咨詢指導及幫辦服務,在辦理關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等各項醫保業務時,提供“一對一”專屬服務。(責任處室:醫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