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泰州新聞網
- 發布日期:2023-01-07 11:22
- 瀏覽次數:
過去的2022年,泰州發展得怎么樣?成績怎么看?昨天,出席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代表和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分組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大家暢所欲言,氣氛熱烈。
“報告提神振氣、鼓舞人心,既是成績單,也是動員令。過去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多重超預期的困難挑戰,泰州取得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贝砗臀瘑T們感悟最深的是,一年來,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緊扣“致力民生、聚力轉型”兩大主題,提升“產業、城市、民生”三個能級,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市人大代表陶玲說,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多重超預期的困難挑戰,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奮力沖刺,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明顯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八大類45項民生實事項目全部按時保質實施到位,民生幸福質感進一步提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省支持泰州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重磅出臺,意見干貨滿滿,含金量很高,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泰州的極大關心,對我市加快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具有歷史性戰略性意義。
市人大代表孫群說,政府工作報告站位高遠、內涵豐富,“成績單”厚重亮眼,讓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奮。2022年極不平凡、極具挑戰、極為不易。報告對全年成績進行了全面回顧總結,這其中太多的付出和艱辛,海陵區感同身受,太多的大事要事海陵命運與共,正是這一個個“零”的突破、一道道“頭版頭條”、一步步“精彩一躍”,堅定了我們加快發展的信心,鼓舞了我們趕超跨越的士氣。海陵區將扛起主責、抓好主業、當好主角,緊盯目標不動搖,一招不讓抓落實,勇挑大梁、勇毅前行,奮力踐行“四個第一”,不斷增創首位優勢、增強主城能級。
市人大代表殷俊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精神,體現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常思常進和篤信篤行。報告客觀總結了過去一年的成績,交出了穩中向好的經濟答卷、共生共榮的城鄉答卷、幸福溫暖的民生答卷、安全穩定的治理答卷。報告中四次提及興化,既有成績肯定,又有新的要求,讓我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動力。興化市將聚焦“產業更強、生態更優、民生更好”,奮力開啟中國式現代化興化新征程,一步一個腳印把既定目標變成務實成果、把宏偉藍圖變為可感現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部分亮點紛呈,問題分析鞭辟入里,工作部署思路清晰,既貫徹落實了上級精神,又充分體現了泰州實際,是一個站位高、亮點多、暖人心、增信心的好報告?!笔姓f委員黃紅旗說,報告總結了2022年取得的豐碩成果,在宏觀形勢嚴峻、新冠疫情沖擊下,這些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報告科學全面地為全年高質量發展制定了“路線圖”,特別是在商務領域,提出了一系列精準工作指導,為我們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會后,我們將第一時間把報告精神傳達好、貫徹好、落實好,圍繞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部署,項目化推進,清單化落實,力爭今年商務工作實現新突破,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政府工作報告內涵豐富、主題鮮明,既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又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笔姓f委員葛志暉表示,報告中提到,過去一年我市建成幸福河湖1020條,國省考斷面全部優于Ⅲ類水質。下一步,全市水利系統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方針,結合當前水利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加快推進長江沿線、宣堡港、興鹽界河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升防洪排澇能力。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大幸福河湖建設力度,推進泰州水利高質量發展。
辦好省運會、靚麗一座城、幸福一城人。2022年,泰州圓滿承辦第二十屆省運會、第十一屆省殘運會?!吧衔珩雎犝ぷ鲌蟾?,感受頗深,報告中提到省運會泰州代表團參賽規模為歷屆之最、參賽成績創歷史最好,建成特色體育公園12個、健身步道50公里?!笔姓f委員董維華表示,近年來,我市把體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發生了顯著改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在后省運時代,我們要繼續用好用足用活省運會留下的有形資產和精神財富,將辦賽事與建城市、惠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實施環境綜合治理、公共設施配套、精神文明創建等工程,讓運動與活力成為幸福之城的靚麗名片。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動醫療資源提質擴容,這是落實‘健康中國’重大戰略的具體實踐,是推進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的自覺擔當,是打造健康名城的有力舉措。”市政協委員朱莉說,加入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序列,對市人民醫院來說是一次重大轉型升級。去年,市人民醫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引培、科學研究、教育教學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位次前移近百名,遴選出1個具有沖擊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實力的???;全面深化與中國醫藥城企業的合作,在醫學轉化、臨床研究、基礎研究上多點發力,項目數量和項目質量有新的突破;打造特色專病中心,在省內率先建設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教學相長,醫院9人獲聘南醫大博士生導師,67人獲聘碩士生導師;2022年共引進博士8名,與7名高層次人才簽訂了意向書。
“2022年,面對多重困難與挑戰,我市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緊扣‘致力民生、聚力轉型’兩大主題,在經濟運行、城鄉發展、民生福祉等方面都取得了殊為不易的成績?!笔腥舜蟠韱虂嗆娬f,過去的一年,在疫情防控、物資保供、網格化治理、適老化改造等方面,親身感受到了政府對基層群眾的關愛和幫助,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今后將繼續努力,切實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大家實實在在享受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