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泰州新聞網
- 發布日期:2024-01-19 11:46
- 瀏覽次數:
2023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為“強富美高”新泰州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人民法庭改革等34項工作在全國、全省會議上作交流或被省級以上載體推廣;“女童熱心助人致傷免責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載,40個案件入選最高法院、省法院典型案例。全市法院34個集體、56名個人獲得省級以上表彰。
踐行能動司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服務大健康產業發展 深化“藥醫養食游”案件集中管轄改革,出臺服務保障實施意見,增設4個巡回工作站,組織大健康知識產權司法強鏈行動、大健康企業家“法商”培訓班等活動。
服務營商環境建設 審結商事案件24185件,標的額113.7億元。聚焦4個產業集群發展,審結案件1691件。完善商事糾紛商會調解、訴裁協調配合等工作機制,堅持善意文明理念,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
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強化破產審判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通過重整、和解挽救25家有發展前景的危困企業,出清340家處于吊銷、長期停業狀態的企業,吸引投資30.69億元。深化“執破融合”改革。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加強對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依法規制濫用侵權專利警告函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深入走訪36家科研院所、重點企業,聯合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協同保護機制。
深化懲防并舉,推進平安泰州高水平建設
懲治嚴重刑事犯罪 審結刑事案件3763件,判處罪犯5431人。嚴懲邪教組織及關聯犯罪,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嚴厲打擊危害社會治安犯罪,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犯罪案件110件。
維護群眾生活安全 全鏈條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以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上下游犯罪,依法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嚴厲打擊養老詐騙犯罪,深入推進“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嚴懲危害安全生產犯罪。
防范化解風險隱患 審結金融案件11891件、非法集資等涉眾經濟犯罪案件58件。專題調研平臺公司融資擔保等問題,提出防范建議。探索以展期續貸、“涉訴免保”等方式緩解建筑企業資金壓力。開展涉訴信訪突出矛盾攻堅。
厚植為民情懷,守護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
加強民生權益保護 審結民事案件32650件,設立工傷保險爭議“法官駐點工作室”,審結勞動爭議案件2728件,追回勞動報酬4615萬元。實行房地產案件歸口審理,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組織直播帶貨場景化法治培訓,開設“藍盾”行動反詐專欄,強化涉軍司法服務。
促進和諧家庭建設 審結婚姻家庭案件6944件。嚴懲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犯罪,深化未成年人全方位保護,做好犯罪記錄封存、回訪幫教和法治副校長等工作。
助力城鄉融合發展 審結城建類案件2014件。成立揚子江生態司法保護基地。全力兌現勝訴權益。推進執行管理體制改革和數字化轉型,常態化組織“雷霆‘執’擊”等執行會戰274次,執行完畢率位列全省第一。依法懲治規避和抗拒執行行為,優化網絡司法拍賣服務。
善用法治思維,促進市域社會高效能治理
融入基層促進善治 推動完善基層自治規范體系,6家基層法院選派審判團隊入駐矛盾化解“一站式”平臺,訴前化解糾紛28699件。提出司法建議153篇。
支持監督依法行政 審結行政案件1989件、非訴行政審查案件331件。深化“派駐法官”改革,爭議化解率28.5%,位居全省前列。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良性互動。
引領社會向上向善 發揮司法裁判評價、指引和規范功能,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加強以案釋法工作,發布典型案事例341個。
堅持守正創新,推動司法案件高質效辦理
優化訴訟服務體系 深化“六化”人民法庭改革,全年受理案件29110件,審結26387件。積極推行“優+”訴訟服務標準,網上立案63914件,線上開庭、調解37656次。增強審判輔助事務信息化應用水平,法官人均結案279件。
強化司法制約監督 上線流程節點管理系統,明確208個辦案流程節點時限及管控舉措,發揮審級監督作用,提級審理疑難復雜案件90件,啟動再審程序17件。
提升訴訟程序效能 出臺“立審執破”協作配合實施意見,提出6項機制38條舉措。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行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優化行政審判單獨考評機制,建立行政審判簡易程序快審集約化模式,平均審理天數減少9.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