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報告
        優化民生重點保障 推動經濟持續向好—— 《關于泰州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摘登
        • 信息來源:泰州新聞網
        • 發布日期:2025-01-15 08:57
        • 瀏覽次數:

        2024年

        2024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執行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預算及其審議意見,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承壓奮進、攻堅克難,全力推動經濟整體向好、平穩運行,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53.08億元,較上年增長3%(剔除緩稅因素可比增長7.5%),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收入總計917.46億元。支出完成690.88億元,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支出總計868.66億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下年支出48.8億元,實現收支平衡。

        加力提效支持發展 推動經濟持續向好

        制定出臺支持“兩新”行動實施方案,積極打造“泰享消費”活動品牌,市級投入各類資金1.65億元,持續釋放投資和消費潛力。市級安排房地產發展專項資金4000萬元,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市級安排科技和人才相關資金4.21億元,推動科技基礎設施、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打造以泰州隊列研究為特色的“生命科學泰州實驗室”。市級安排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專項資金5000萬元,組織實施“智改數轉網聯”項目1856個,創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22家。

        持續改善民生福祉 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持續穩定在78%以上。市級安排民生保障專項資金5.35億元,主要用于落實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補助、衛生健康事業補助等方面。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271元,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提高至每人每年780元,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30元。全市全年社保費降費2.73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補貼1.48億元,惠及企業3.3萬家、參保職工46萬人。大力推廣“設備擔”“專精特新貸”等創新性產品,支持小微企業、“三農”和創新創業市場主體發展,全市各類財政普惠金融產品累計投放貸款163億元,惠及企業4000余戶(次)。市級安排教育發展專項資金1.27億元,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建立泰州市筑夢教育發展基金會,累計募集興學助學資金2.16億元,凝聚社會力量共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建設完善基礎設施 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落實“1+2+8”片區工作推進機制,全市年度支持片區總投資約6.18億元。興化入選全省唯一國家級“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名單,興化、泰興、姜堰三個片區入選省級重點片區培育名單,130個鄉村獲省級首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認定。全市投入各類資金3.4億元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全年完成改造小區46個、96.8萬平方米,惠及住戶9200余戶,小區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市級全年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9.89億元,涉及項目113個,為北沿江高鐵、城市生命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全市獲批新增一般債券11.62億元、專項債券52.64億元,積極助力高鐵南站、人民醫院二期等重大項目建設。


        2025年

        2025年預算編制工作堅持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大財政”理念,推動零基預算改革,強化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提高資金效益和政策效能,加強財政科學管理,有效防范化解風險,促進財政平穩運行、可持續發展。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473.16億元(含江陰—靖江工業園區),較上年增長2.5%以上,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收入總計898.34億元。支出安排699.82億元,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支出總計850.9億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下年支出47.44億元,實現收支平衡。

        加大資源統籌力度 不斷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加強財稅協調聯動,培植稅源經濟,做好收入預期管理、動態監控、結構分析和矛盾協調,堅持依法依規組織收入,推動收入質量持續改善。注重加強工作研究,用足用好國家政策,積極上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爭取更多政策份額,支持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落實好分級保障機制,加強財政運行監測,密切關注“三保”支出預算執行、庫款保障水平、債務還本付息壓力等指標,妥善處置、主動化解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確保財政平穩運行。

        強化財政扶持力度 持續釋放經濟發展活力

        支持創新平臺能級躍升,全力推動北大醫學部泰州創新中心、南醫大泰州醫藥研究院等重大平臺載體高效運營。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支持生物醫藥和健康食品、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等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和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補貼方式,更好撬動汽車、家電家居、電動自行車等消費,落實鼓勵購買商品住房、房票安置等政策措施,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擴大“科技首貸貼息”“專精特新貸”“設備擔”等產品覆蓋面和知曉度,推動財政普惠金融政策惠及更多企業。

        優化民生重點保障 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期盼

        不斷完善以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為主體,社會臨時救助和其他專項救助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以“一老一小”人群需求為重點,積極落實國家生育支持政策,支持完善養老事業發展政策。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堅持以發展創造就業,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支持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骨干人才培養和服務能力提升。促進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支持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人民更加滿意的義務教育。

        深化預算管理改革 著力提升財政治理效能

        加快建立健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共性績效指標體系,推動績效管理實質性嵌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繼續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加快推進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支出標準在預算管理中的重要支撐作用。研究制定部門共性業務內控制度模板,逐步開展內控制度實施情況評估。著力構建財會“大監督”工作格局,完善點面結合、全程覆蓋的財會監督體系,切實提高財會監督效能。深入開展國有資產清查利用工作,以“兩清兩明”為目標,全面摸清我市各類國有資產規模總量、權屬狀況、結構分布、使用狀態等情況,加大閑置資產盤活處置力度,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到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无码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av免费网站|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群交P片內射中文|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成人av片无码免费天天看|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